婚姻本该是男女双方由于感情走到一块,经过法律认同,共建家庭的一种美好形式。但现代社会也有不少心怀不轨的人借助婚姻进行欺骗,这种行为在生活上就叫做骗婚。在法律上,这种行为一般被觉得是诈骗罪的一种。
1、男方骗婚罪的立案标准
骗婚是以婚姻为鱼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方法缔结可撤销婚姻的行为,俗称“放鸽子”是最容易见到的婚姻诈骗形式国内《婚姻法》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依据具体状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置。国内刑法没规定骗婚罪,假如骗取别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许会构成诈骗罪。
现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讲解》对诈骗罪量刑标准进行了补充: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是“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是“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是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每个区域经济水平不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诈骗金额达二千元以上,便达到了骗婚的立案标准。
2、男方骗婚罪成立条件是什么
1、法律上没骗婚的规定,因欺诈而登记结婚也是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双方感情不合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2、假如一方以非法占有别人财物为目的,以婚姻为鱼饵,隐瞒真实,假借结婚而骗取财物,事后携款逃跑,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建议准时报警。
3、骗婚是不是构成诈骗罪,要看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是结婚还是钱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当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一同研究确定当地区实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